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特稿:展现新时代中国的天下情怀——中共党员在海外的奉献之歌

来源:国际在线    时间:2023-07-01 11:15:39

X 关闭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特稿:展现新时代中国的天下情怀——中共党员在海外的奉献之歌

新华社记者


(资料图片)

在救死扶伤的最前线、在冲突不断的边境区,中国援外医疗队、维和部队尽心竭力、恪尽职守;在热浪滚滚的建设工地、在困难重重的施工现场,中国海外项目员工不舍昼夜、攻坚克难;在三尺讲台上、在青葱校园外,中国文化传播者挥洒青春、甘于奉献。

以责任心为纸、以进取心为笔、以奉献心为墨,身处海外的中共党员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用实际行动与世界共同谱写一篇篇生命礼赞、发展华章、文明颂歌,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天下情怀。

忠于职守 立志做生命的守护者

在阿尔及利亚塞提夫妇幼医院的教室里,中国第27批援阿医疗队塞提夫分队负责人朱涛再一次抽出休息时间,热心地开了一堂学术讲座。

“我想尽量把自己掌握的理念和技术都传给他们,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朱涛说,讲座结束后,自己还会放映教学视频、安排模拟操作、分享参考资料,“这样才能层层推进,趁热打铁”。

朱涛的培训不仅限于课堂,而是做到了全天候“在线”。利用每次查房和手术的机会,他为当地医生耐心分析讲解病例。“无论白天黑夜,如果他们有什么问题需要我,我随时都在。”去年,朱涛20余次临时响应处理危急重症的请求,每一次都成功挽救了生命。

为更好开展援外医疗工作,朱涛还从国内自费购买了腹腔镜模拟训练器、胎心监护绑带等医疗设备。“心怀责任意识,心系受援国,我才能履行好自己的援外使命。”朱涛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阿尔及利亚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在黎巴嫩和以色列临时分界线“蓝线”附近,尽力完成每一次施工任务、不负任务区友军对中国军人的期许,是中国赴黎维和人员范荣仕的职责所在。

在建筑工兵分队,范荣仕不仅要应对袭击和流弹伤害等险情,还要经常在酷暑高温下完成繁重的施工作业。“经常是外出施工没多久,人就喘不过气,衣服也是湿了干、干了再湿……但我们从未退缩,必须要抓紧快干完成任务。”范荣仕说。

除了在施工场上的一丝不苟,范荣仕回到营区继续“死磕”英语也让战友津津乐道。在他的床头,一本英语词典已快被翻烂,手机中的翻译软件也长期霸占使用时长榜首。范荣仕说:“在海外工作很多时候需要和友军沟通、了解情况,作为共产党员,我希望能发挥好带头作用。”

夜幕降临,范荣仕习惯在日记本上记录下自己的维和感悟,其中一页写道:“维护世界和平,是一项饱含热血与正义的行动,很荣幸,我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我希望‘中国红’能够成为国际维和事业中最美的颜色。”

钻研进取 奋力为当地打造致富路

赶在雨季来临前,鞠志成所在团队顶着热浪,奋战在塞内加尔的姆布尔-考拉克高速公路项目施工现场,利用这一施工“黄金期”抢进度。

从测量等基层岗位做起,再到运营管理,先后参与过捷斯-图巴、姆布尔-考拉克高速公路等项目的鞠志成一干便是7年。边学边干,不断钻研,如今他已积攒了厚厚一本关于西非法语地区道路施工技术的经验总结。

“每名经过捷斯-图巴高速的司机都对工程质量赞不绝口,项目也赢得国内外多项荣誉。”鞠志成笑着说。怀揣着成功经验,鞠志成又马不停蹄转战到下一个项目。在这个以农业为主的非洲国家,如何使线路尽量避开农业用地,确保土地不受破坏,是他需要继续钻研的问题。

“不是对以往经验的简单复制,而是因时因地加以调整、探索和创新。”鞠志成认为这是自己取得成功的秘诀。凭着这份钻研精神,鞠志成说:“我们有信心让当地村民早日用上新路,为他们打造一条致富路。”

同样,力争早日为当地民众打通一条惠及民生的交通大动脉,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马东铁)项目组张西城努力挥洒汗水的意义所在。

张西城及其团队参与该项目云顶隧道建设,工程面临着隧道断层破碎带多、潜在塌方及涌水风险较大等重重困难。为此,他们通过开展科技微创新活动,不断优化设备结构和管线布局,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提升效率。

在洞内高温下,日夜兼程、挥汗如雨、边做边学已是张西城的工作常态。截至5月中旬,这条建成后将成为东南亚最长隧道的云顶隧道已累计进尺超5000米。掘进的每一米背后,无不凝结着张西城及其团队的勤劳、智慧与汗水。

“为了推快施工进度,我与师傅经常加班加点,全力完成任务。”张西城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当发挥带头作用,为马东铁项目优质高速稳步推进贡献蓬勃力量。”

无私奉献 携手编织文明交流的纽带

4年前,怀揣传播中国文化的心愿,伍凤明选择与陌生的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结缘,成为当地首家孔子学院的首批教师之一。

到任不久,伍凤明就遇到新冠疫情暴发,但这并未阻止她继续开展教学工作。直播包饺子、推出中国神话及文化名人“云课堂”、抽奖送月饼……通过一系列线上教学活动,伍凤明努力与当地师生和民众互动,提高中文的影响力。

4年来,从8岁孩童至65岁老人,伍凤明在当地教授过近千名学生学习中文。一些学生进入中企,成为中萨共建“一带一路”的见证者;一些学生在萨外交和文化部门工作,成为两国交流的推动者;还有一些学生立志从事中文教学工作,成为中萨文明交流的践行者。

“民心相通,需要久久为功。身为孔院教师,我应当起到中萨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伍凤明说,“希望通过我的付出,越来越多萨尔瓦多人能与中文和中国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而在欧洲岛国马耳他,将“中国角”的品牌继续打响、为中马两国的友谊长河积蓄更多青年力量,则是当地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袁媛孜孜以求的目标。

自2010年成立以来,“中国角”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有机融入课堂,为当地学生认知中国架起桥梁。今年,为进一步扩大“中国角”的影响力,袁媛通过多方协调,为当地13名师生“量身定制”了一趟游历北京、济宁、成都等地的“中国文化之旅”。

袁媛表示,下一步自己计划加强与当地学校的交流合作,将“中国角”模式积极推广出去。“我将履行职责,为中马友好关系不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执笔记者:汤洁峰;参与记者:吴天雨、刘宗亚、王子正、毛鹏飞、吴昊、朱雨博、陈文仙)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时代餐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