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2023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肺结核曾经也叫“肺痨”,是一个古老而顽固的呼吸道传染病,结核病患者晚期身体消瘦、营养不良,贫血导致皮肤苍白,所以结核病又被称为“白色瘟疫”。虽然肺结核如此“恐怖”,但也是一种能预防、能治愈的疾病。
人类怎么就会得了结核病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结核病在西方曾被称为“死亡之首”,在中国更有“十痨九死”的说法。不管是放血治疗、萎陷疗法还是疗养自愈,都代表人类事实上还没和结核病病原体打过照面。
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研究了肺结核死者的肺部,1882年3月24日,科赫在柏林生理学会宣布结核病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的发现,并明确指出结核病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直到这时人类才真正弄清楚结核病的真正元凶是结核分枝杆菌。
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UATLD)联合提出,将罗伯特科赫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的3月24日作为“世界结核病日”,以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结核分枝杆菌发现后,结核病应该可以预防吧?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又过了大约100年,法国细菌学家卡尔美和卡林受到巴斯德的启迪,在1908年从奶牛身上分离到牛型结核菌,经过13年231代的连续移植、培养和传代,终于在1921年研制出适用于人体的疫苗,结核病终于有了科学、有效的预防手段。为纪念两人做出的贡献,这种疫苗就被命名为“卡(卡尔美)介(介林)苗”。
如今在我国,卡介苗的接种对象通常是新生儿,因此也被称为“人生第一针”。
卡介苗属于我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接种疫苗。接种卡介苗后能使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阻止该细菌在人体内的繁殖、播散,可以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
结核病既然可以预防,应该也可以治疗吧?
1944年,美国科学家分离出了链霉素,这是第一种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同年链霉素使用于临床,标志着结核病化疗时代的到来。
接着,异烟肼、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组合成为标准化疗方案(长程疗法),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物也相继合成,直到这时结核病才终于不再与死亡同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虽然结核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症,但并没有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肺结核有一个特点就是发病很隐蔽,不易早期发现,没有明显的主观不适,容易被忽视。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就可能发展为结核病。
据统计,我国约1/4的人曾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近几年我国总发病人数位居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的第2或3位,且每年新发病例数近80万人。
面对结核病的高感染率和高发病人数,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般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痰中能找到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肺结核患者通过吐痰、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带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传播给他人;人们普遍易感结核病,多发于青壮年、学生等聚集性发病也越来越多。
日程生活中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1、积极治疗患者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原则是早期、适量、规律、全程、联合治疗,做到“督导”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时用手帕捂住口鼻或者戴口罩,患者用品及时消毒清洗等,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3、通风
开窗通风,尽量让阳光照进屋子里。加强空气流通,可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尤其是群居的在校学生,教室和寝室都至少需要每日通风2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4增强免疫力
加强锻炼、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重要手段。
5、有症状及时就医
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院进行检查。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时代餐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